首页 > 新闻 > 国内 >

撤销专业带来的启示

发布时间:2022-08-12 11:09:37来源:
 近五年,共有83所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,位列被撤本科专业首位。这一统计数据日前引发很多解读,不少人为此担心。

  公共事业管理属于管理学大类。有高校教师谈及撤销原因时指出:“主要是这个专业大而全,空泛,特色不鲜明,主干课程核心竞争力不强……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特的专业技能,也缺乏明确的就业方向,连去哪个单位实习专业对口这样的问题都很难回答。”看似是专业自身的问题,其实是个别学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问题。

  其实,不少交叉学科都面临这样的尴尬处境。学校缺乏资源积累,匆忙拼凑出一个个交叉学科,必然面临市场对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拷问。反映到市场端,就表现为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满意度,继而传导至招生环节。

 

 

  除了公共事业管理,位列高校撤销专业前五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(77所)、服装与服饰设计(65所)、产品设计(51所)、信息与计算科学(50所),十多年前也都是热门专业,如今变成“短命”专业,再次证明避免大量重复设置过热专业、做好专业布局结构宏观调控的重要性。

  把时间线拉长。2014年以前,撤销专业数量基本在100个以下,2015年118个、2016年149个、2017年241个、2018年416个、2019年367个、2020年518个。今年2月份,教育部《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》显示,804个专业被撤销。总体上,撤销专业数量持续增大。与此同时,除个别年份外,高校新增专业数量远高于撤销数量。教育部统计,自2012年以来,共有265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,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布点1.7万个,撤销或停招1万个。管理类、艺术类专业被撤销较多,带有“智慧”“智能”等字样的“新工科”专业频频出现。

  当前,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阶段,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必由之路,专业结构优化、调整、转型、升级的速度和力度明显提升,这是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回归理性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表现。将其放置在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中思考,“有进有退”才能形成高校“招生—培养—就业”的联动机制,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。总而言之,专业设置盲目扩张、粗放发展、跟风趋同的阶段过去了。

(责编: admin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